公法评论网:中华政制之道网站首页 |公法新闻 | 公法专题 | 公法评论 | 公法时评 | 公法史论 | 西语资源

公法时评 | 公法文献 | 资料下载 | 西语资源 | 公法书目 | 学人文集 | 公法论坛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
您现在的位置 : 主页 > 公法评论 > 文章正文
守鱼:精妙设计下的“与他人通奸”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时间:2014-07-17 点击:

近日,“与他人通奸”的表述,再次出现在中纪委对杨刚违纪违法行为的通报中。最近较为显而易见的一个变化,是中纪委对多名落台官员的通报中,提及作风问题时,均使用“与他人通奸”的表述。这个词也几乎成为近期落台官员作风问题的“统一表述”。而在此前,“生活腐化”“道德败坏”“生活糜烂”“包养情妇”“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等官员生活作风问题的表述则再难见到。

作为对官员作风问题的通报,包括了间接描述如“生活糜烂”,道德评价如“道德败坏”,或者赤裸通俗的说法如“包养情妇”,以及暧昧委婉的说法如“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与他人通奸”之说,明显与之前所有说法都拉开了差距。其一是表达更为直白,相比于情妇或者不正当关系,通奸倒是直指核心,即描述了行为过程,也将赤裸裸的道德评价纳入其中。其二更是淡化了性别意识,虽然目前所公布的通奸官员中没有描述同性恋的行为,然而同性恋作为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并非是共产党员这个身份就能避免得了的,而此前的描述大抵默认了只有和异性发生关系的部分,而未能纳入同性恋的行为,这样统一的说法不仅统一了过去,还未未来留下了空间。不知是否会在未来,破天荒的解禁一次官员同性性行为作为道德评价的部分。

当然,中纪委也在其官网上公开解释了为何使用“与他人通奸”的表述,中纪委认为,虽然此行为在法律上并无定罪条款,但在党纪中却有明确惩戒规定。“足见党纪严于国法,党员违法必先违纪。”
不过,这样的解释在逻辑上有很多疑问。如果说党纪严于国法,那就是说目前的立法之中还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不能充分的调节社会关系。不同于法治的无能,所谓的党纪部分还能海纳百川,更加全面和有益的调控社会秩序。这样的局面,又来源于大陆所有的立法都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的而实现的。如果共产党意识到了需要增加约束一部分社会行为,但不使这样的一个变化用于规范全社会,只用于约束共产党员,这到底是对共产党员的更严格要求,还是对普通公众生活秩序的更加漠视呢。

不过,对于普通大众而言,会不直觉的选择信任前者。更多的人群,尤其是收入和教育处于底层的人群而言,他们并不习惯于运用逻辑来思考生活中的问题,而是除了柴米油盐以及抽烟喝酒打麻将以外的其他事情,都听风就是雨。在社会调研中,中国底层社会对于共产党执政的信任度还是相当高的。而中纪委通报的所谓“与他人通奸”的统一表述,虽然对于知识分子阶层毫无杀伤力,但不得不承认对于信任共产党的基本盘而言,这样的表达颇具杀伤力,坚固了这部分票仓对于所谓党中央厉行反腐的坚定信心。

而对于底层公众而言,侵占性资源,比侵占公共资金等违法行为更容易引起公愤。列举历年来发生的最大规模的社会骚乱事件之中,女性被疑似共产党官员及家属奸杀案,尤其是未成年少女疑似被奸杀的案件,是最大的社会骚乱诱因。而民主选举、征地纠纷、环境保护等虽然是很重要的社会骚乱的题材,然而在引起大规模骚乱事件的排行榜上,则远逊于性侵害案件。
为此,貌似不经意的“与他人通奸”的表述,实则是当局统治与维稳持续外科手术式发展的一个佐证。

面对这样精心操控下的话语陷阱,足见当局所吸纳的新兴技术与人才,稳控社会的能力相比于前一时期,又有了更细致的飞跃发展。

本文链接:守鱼:精妙设计下的“与他人通奸”,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
网友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请在此发表评论
公法评论网作为公法学术性网站,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互动讨论,但请勿发表无聊、谩骂、攻击、侮辱性言论。

用户名: 匿名发表

阅读排行
·汪东兴交代田家英死亡真相
· Jeffrey-Infinity :如何读懂讣告和悼词里的
·李劼;历史重演可能:东汉末年或清末民初
·高华:蒋介石为何在大陆失败
·安德鲁·拉利波特等: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挑战
·反思稳定压倒一切——孙立平访谈录
·刘小枫:“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共和国战争史的政治哲学解读
·文贝:《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伤害最大的是中央文献研究室
·王俊秀:江平先生与“八/九”一代
·杨尚昆1986年谈张闻天与毛泽东
相关文章
·李泽厚:关于中国现代诸作家
·微软(中国)CTO韦青解读《深度学习》
·季卫东:漫山红叶梦法治
·专访余英时:中国现代学术“典范”的建立
·吕恒君: 金庸的江湖:集体无意识的文化迷梦
·刘晨 马想斌:微信正不断固化着社会阶层
·许成钢:逃出“制度陷阱”
·吕雨辰:“清凉境界”中的高层权斗 —《笑傲江湖》读/听后感之
·丁道师:虚构的金庸武侠小说 对我们有什么现实意义?
·陈墨谈金庸:为什么说江湖内外,金庸都是个传奇?
公法评论网建于2000年5月26日。本网使用资料基于学术研究之目的,如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即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范亚峰信箱:gongfa2012@gmail.com.欢迎投稿,欢迎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00 - 2012 公法评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两足行遍天地路,一肩担尽古今愁。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砥砺意志,澡雪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