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法 评 论

 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
et revelabitur quasi aqua iudicium et iustitia quasi torrens fortis

 

【刀片两会】①
两院制的形成

王怡

公法评论编者按:本文有删节,请原谅。


先解题。"片"者,烹饪术语也,名词作动词用,类似于化学实验中的切片观察。但与切、斩、割、剁各种刀法相比,"片"是最斯文,最细致,也最温柔的。所谓刀端常带感情,所以刀片两会的说法,换种说法,就叫温柔一刀。
今天第一刀,片向骨架之间。晚清的张之洞曾经给威权主义的开明专制定了一个基调,叫做"大权揽于朝廷,庶政决于民间"。人民共和国49年后逐步确立的代议制试玩版,便是在"大权揽于朝廷"之下,对"庶政决于民间"的一种尝试。几十年下来脱不了表面文章、花拳绣腿的评价。然则改革开放二十载,尤其是90年代以降,全国人大的作用开始由试玩版向着测试版发展,逐步成为关于"庶政"的一个重要的政治博弈中心,此种地位倒也不可一笔抹杀。
有人偿以"两院制"比附两会,曰人大为上议院,政协为下议院。此种良好说辞正可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泰山者,非丈人也,而是中共中央政治局。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是吾国不折不扣的上院。所谓"大权揽于朝廷",即是总揽于政治局常委的寡头体制。而人大二十年来的发展方向,无非是在寡头体制绝不能变的前提下从上院的权力当中分一杯羹的企图。
时至今日,中国之政治架构已经初步形成"大权揽于政治局,庶政决于全国人大"的开明专制格局。引用萧功秦最近发布的判决书说,就是新权威主义的政治格局已经在中国正式宣告成立了。这种格局在90年代后的形成,起着相当大推动力的便是前总理李鹏。李鹏任总理最多算得上中人之资。但他凭借总理时代聚集起的政治资源,在90年代出任人大委员长,这十年,成为李委员长一生之中对中国贡献最大的黄金时代。
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等书,有人指出最大的一点在于强调制度和技术手段先于道德的重要性,俗话说形势比人强。形势者,制度与本土资源也。然而黄先生还有一个极重要的阐述被忽略,就是人事对制度的推动。而这个人事对制度的推动又不完全是出于推动者之本心。但凡历史上人事对于政治制度的推动,多半都是出于政治斗争的私心。政治斗争并不一定可怕,民主制度的历史就是一部尔虞我诈的勾心斗角史,可怕的是政治斗争不能放入一个公开的权力框架中去。比如电视剧《康熙王朝》中索额图和明珠的党争,孝庄老太太对康熙说,历史上没有哪个皇帝可以消除党争,你只能利用。这话说得不错,但关键在于利用的途径。如果把他们放入一个公开的框架中去明争,就是两党制的起源。如果不给他们这个框架让他们去暗斗,那就祸国殃民。
所以幸运的是,"大权揽于政治局,庶政决于全国人大"格局的形成。便部分得益于后邓小平时代,李鹏与江泽民二人在相当时期内的"两核心"局面。谁说表面文章的宪政框架只是没有用的摆设,这时表面上的宪政框架就发挥作用了,如果没有这个框架,他二人政治势力的角斗就会类似于老祖宗在世时的明珠与索额图。与国与民毫无利用。但有了这个框架,李鹏出任议长,他二人的权力划分和政治博弈就必然产生出对政治局和全国人大"上下议院"格局的演进力量。全国人大的地位和政治博弈能力在90年代迅速提高,与李鹏的政治地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假如议长是由政治局常委中较次要的人出任,我相信全国人大将不会是今天的全国人大。
邓小平先生对政治体制改革一度有着很真诚的期待,也愿意真心诚意的退下来。但他最大的一个失误在于,他可以将自己一切的体制内的正式职务全部去掉,却不可能自废武功,把自己在传统威权体制下凝聚的政治资源全部去掉。这种资源如影随形,就是想去也是去不掉的。因为这种资源的存在,邓小平必然会在政治斗争中发挥最大的影响力,必然处于一个超然的太上皇的位置。但由于邓公已经不在那个表面的权力框架内,因此他的一切政治举动和政治影响,或许会对一时的现实政治目标产生功绩,却绝不可能对中国政治框架的成熟和进步发挥任何正面的附加值,反而,他的每一个政治举动,都是对宪政体制包括党政体制的极大的伤害。
要言之,框架内的政治斗争与人事,会对制度起到敷衍和推动的效果。框架外的政治斗争,就仅仅只是神仙打仗百姓遭殃的政治斗争而已。

王怡/20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