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法 评 论 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

 

『被钉十字架的上帝』思想大纲

苏友瑞

一、『被钉十字架的上帝』引言:

『被钉十字架的上帝』是莫特曼整个神学系统中的一部分思想,如果要掌握 思想的全面意义,我会建议先阅读『终末‧教会‧实践──莫特曼的盼望神学』 一书,我也会就该书另外写一篇综论莫特曼思想的文章。

『被钉十字架的上帝』一开始就摆明它要提问的是一个『面对现在时代』的 大问题:当世界发展至现在的面貌,一个基督徒如何向世界表明他是一个基督徒 ?一个基督徒如何确信他相信的是基督教教义?这两大提问在现在分别产生了『 切实性危机』与『身份危机』。但是究其实,为产生这两大危机主要来自二十世 纪的苦难己经巨大到传统宗教心灵无法承受的地步,促使基督徒必需发展全新的 神学视野来面对。也就是说,二十世纪过荷的信息传播,各种不同思想、信仰持 续冲击,基督徒如何确定他『真的是一个基督徒』?而面对二十世纪与传统完全 不同的苦难与不公义之型式,基督徒如何行动,才能彰显基督徒对这个时代的真 正意义与存在价值?

莫特曼认为,只有回归十字架;因为十字架一方面是基督徒最中心的教义, 另外正是对十字架的思考使我们得以确认如何面对时代处境。

二、十字架抵制对它的解释:

当莫特曼回归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历史场景时,他指出这样的事实:『耶稣是 以一种被人视为极羞耻的方式死去,无法相信一个全能的宗教领袖会如此死去』 。正因为上帝如此自眨身分,导致许多崇尚『强而有力』的思想体系忽视一事实 ,或者根据此一事实而视基督教为弱者的信仰。然而,也正是因为正视我们所信 仰的上帝实践了这样的一个十字架事件,导致我们必需放弃各种把基督教思想偏 差化约成其它思想的反省。例如,一个被钉十字架的上帝是曾经自我舍弃,自然 反对把基督教神圣化成无所不胜、有求必应的成功神学,同时反对各种高举神化 个人的超人思想;一个被钉十字架的上帝是如此卑微自眨,自然反对把基督教当 成永远尊贵的荣耀神学,同时也认同各种积极入世的利他思想。

对十字架事件的默想会产生怎样的信仰理念?无疑的十字架事件意谓一个苦 难事件,而这种苦难事件也常常被传统基督教内教导提出来安慰苦难中的人群, 应该苦难后必然有所报偿。然而莫特曼犀利地指出,十字架事件不应只是意谓苦 难的表达,也意谓『对苦难的抗议』。理由在于,整个十字架事件中,耶稣并非 逆来顺受的受苦,而是积极、主动的走入苦难的根源,然后在复活事件中表达对 苦难的否定。在这种事件中,人们将发现,由于上帝主动积极走入苦难,可见上 帝对受苦者主动的认同;由于上帝以复活事件取消苦难,可见上帝否定苦难的消 极顺从与不可避免性;一个理解十字架从而尝试仿效基督的人,不应该主张对苦 难的消极忍从,而是首先积极走入苦难,再而积极消除苦难,这才是十字架事件 的神秘体验。

然而十字架上的苦难是怎样的一种苦难呢?承受苦难可以是一种光荣,受到 敌人赞美的被处死更是一种极为荣耀的受死。然而十字架事件却包含了被上帝弃 绝的『被弃』经验,被弃导致十字架上之之受苦完全被剥夺任何尊严,全然是不 光荣而卑贱之死;这使得任何尝试扛起十字架跟随耶稣的人,要承受的最大苦难 是被弃的苦。

这样的一个十字架事件是否真实存在?草特曼认为只有回到耶稣被钉十字架 这样的历史事件中讨论才能真正认识。于是他花了三章的篇幅探讨耶稣其人其事 ,左证上述十字架事件之思想。这些内容请直接参考莫特曼原著,我们现在要关 心的是:究竟『被钉十字架的上帝』这样的十字架神学,是怎样的内容?导致怎样的思想?产生怎么的实践意义?

三、『被钉十字架的上帝』:

a.二元论下的无神论与有神论:

无论中西文化都存在这样的二元论:现实世界是实在界,理想世界是理型界 ;实在界是理型界不完美的存在,人类可以使用各种方法使自己超越实在界而跃 升到理型界;这样的基本思考方式可说含摄了世界上所有讨论宗教者的习惯思考 方式,从而产生有神论与无神论的不同思想。

既然存在一个完美的理型界,而『神』这样的观念又意谓着至真至善至美的 存在者,有神论很自然认为神完美的存在理型界;如此完美的神,不应该有情绪 ,不应该软弱无能,不应该哭泣忧伤,这都是完美的存在者不应有的属性。

相对的无神论把眼光放到实在界,如果存在如此完美的神,为什么面对现实 世界的苦难如此无动于衷?能够放任如此苦难的神,要嘛就不存在,不然就是它 冷漠到对人间毫无悲悯;这样的神,我们拒绝接受它。这种基于现实苦难而激发 的无神论,又特别称为『抗议的无神论』。

b.三位一体与十字架事件:

耶稣被钉上十字架是一个历史事件,要得到『被钉十字架的上帝』,唯有从 三位一体教义入手。因为,如果基督教的上帝也是一个只自居在理型界的完美存 在,那么就不能免于抗议的无神论之批判,基督教的上帝必需是一个可受苦的上 帝才能免于冷摸上帝的批判。一个无所不能的完美上帝,同时又得是一个被钉十 字架而受若与被弃的上帝,这种逻辑上的矛盾需要透过三位一体教义而解决。

传统基督教神学习惯以神人二性论来解释耶稣之死,也就是说他们常常主张 耶稣之死是上帝里面的人性成份因为世人的罪而死,透过这样的牺牲而赎回世人 的罪。这样的的观点是宥限于『不会、不能受苦的上帝』之希腊式理型界上帝观 ,很果就是消解了上帝在十字架事件积极受苦的意义。

到底强调被钉十字架的上帝之三位一体特性有什么目的呢?这至少有两种目的:第一、强调受苦中的安慰与盼望;第二、强调一切关系破裂的虚无中之再创 造。

被钉十字架的上帝之第一层意义,意谓着上帝主动而积极地参与了世间的苦 难。那么,为什么世界上还是有苦难?莫尔特曼认为,由于三位一体的概念,作为神子的耶稣与作为圣父的上帝皆是同一个体,表面上是耶稣受苦,实则上帝也在受苦;表面上是上帝的荣耀让耶稣复活,实则耶稣自己也是荣耀。因此产生一种信仰盼望,即我们在世上所遭受的苦难,就是上帝同时也正在遭受的苦难;上帝在苦难之后显现的荣耀,也是承诺每个承受苦难的人皆必然获得的荣耀。上帝 给人的安慰,是他亲身参与承受每个人的苦难;上帝给人的盼望,是他如同在十字架事件中所表现出来的,苦难后必然的全新生命。正因为上帝必需实际亲身承受每个人的苦难,所以上帝必需有完全人性,有属于人的位格,才能真正感受人性承受苦难真正的痛楚。如果上帝只有神性,他将只是一个空有应许而没有切身 之痛的高高在上清高者,十字架的道成肉身意义将无从显现。

因此在莫尔特曼的思想中,上帝若没有人的位格,则十字架事件所代表的积 极参与苦难之意义会完全消失,因此引入三位一体论证是他的思想必然要提出的 详细论证,而这一层论证目的主要在于强调受苦中的安慰与盼望。

被钉十字架的上帝之第二层意义,意谓着上帝提供衪愿意从完全虚无中再创 造的保证,这种保证成为信仰的终极盼望,也成为效法十字架事件时信仰本质上 要求的社会实践动力。莫特曼认为,十字架上耶稣之死并不只是神与人之关系的 破裂;由于耶稣是三位一体上帝的一个位格,所以耶稣主动的受死同时包含了父 弃其子、子弃其父的关系破裂,可以说是所有关系的破裂皆发生在十字架事件, 使『虚无包围了上帝』。而复活事件,正表现出上帝修复一切关系的破裂,这就 意谓着成为一个效法十字架事件的基督徒,必需恢复与重建一切破裂的关系。所 谓破裂的关系,包括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破裂导致的社会问题,人与神之间关系的 破裂导致的无神与绝望,人与自然之间系的破裂导致的生态浩劫。

  因此正由于被钉十字架上的三位一体之上帝,十字架事件被理解成最深切的 分裂、破灭与弃绝,同时从复活事件也表明十字架事件最终目的是从最深切的分 裂、破灭与弃绝中重建最紧密的三位一体关系,这就是神的爱,因为着爱使上帝 重建一切关系,提供信仰的终极盼望,也确认信仰的社会实践动力来自愿意重建 一切关系的爱。

四、结论:

  『被钉十字架的上帝』一书中,我建议必精读第二章『十字架扺制对它的解 释』与第六章『被钉十字架的上帝』,这正是本书精华之所在。而第一章主要是 谈及当代基督徒面临的信仰危机,浅显易懂。第三、四、五章进行莫特曼对十字 架事件中耶稣其人其事的历史方法论证,算是一个学术书籍上极严谨的要求,但 是可以直接跳过它而假设莫特曼对十字架事件的描述合乎圣经记载意谓的历史事 实。第七、八章如果真正的掌握莫特曼的思考方式,是你我都可以直接推论出来 的思想;如果不能做此推论,只能说你还没有彻底理解这本书,第二、六章得认 真重看了...:)

  因此以上简单谈及这本书的微言大意,我得再一次强调,这本书只是莫特曼 整个神学系统中的一部分思想;如果这本书的细部推论看不懂,可以优先研究莫 特曼思想的整体意义,也就是先转而阅读『终末‧教会‧实践──莫特曼的盼望 神学』这一书;这样子,我们就更能深化自己的思想了。

psycho   


--------------------------------------------------------------------------------

注:我得强调,被钉十字架的上帝这一章用词与行文是非常难懂的,有关这个第二层意义『从无造有』,我是从邓绍光着「终末‧教会‧实践」一书之第三部『深究』之第三章『依附而生的虚无』中得到理解,我强烈建议邓先生的作品务必同时阅读。                       

<<哲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