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物理学派及其应用
12月28日,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组长兼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教授在经济中心致福轩作了一个题为“社会物理学派在交叉科学领域中的学科意义与应用价值”的讲座。以下是这次讲座的摘要。
社会物理学派是指应用自然科学(以物理学为核心)的思想、概念、原理和方法,经过有效拓展、合理融合和理性修正,用来揭示、模拟、移植、解释和需求社会行为规律和经济运行规律的充分交叉性学科。自开创时起,经过50余年的发展和丰富,社会物理学派已经成为研究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的主流学派之一。 开辟社会物理学派研究先河的人是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薛定鄂,他在1946年出版的专著《生命是什么》一书中探讨了物理熵和生命熵之间的差异和联系,研究了一种既关系自然规律,又关系社会规律的更高层次规律的可能性。社会物理学派的奠基人是哈佛大学的物理学教授基夫(Zipf),他在1947年出版的理论著作《人类最小努力原则》中提出了从自然科学出发去认识人类社会的基础原则和核心要点。1950年前后,一批著名学者聚集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研讨人文科学的定量问题,在随后的10年里掀起了地理学计量革命和经济学计量革命。在社会物理学派的应用上,积累了许多成功的范例。比如,西蒙斯(Simmons)的国家生存理论(1965年),威尔逊(Wilson)的城市最大熵理论(1970年),阿伯勒(Abler)的空间搜寻和决策理论(1971年),哈格斯坦德(Hagerstrand)的信息传导理论(1975年),哈格特(Haggett)的社会组织拓扑理论(1979年),以及由牛文元教授提出的社会燃烧理论(1994年)。这些理论从不同方面丰富和发展了社会物理学派的内涵。其中,20世纪80年代,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普里高津等人长期坚持研究的耗散结构理论和与此相关的自组织研究为社会物理学在深层次的开拓起到了推动作用。 沿着社会物理学的基本思路,以社会燃烧理论为核心,结合中国的现实,及时研制和运行“中国社会稳定预警系统”,已经有了充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牛教授着重介绍了这方面的进展情况。 所谓社会燃烧理论,是指应用自然界的燃烧原理,将社会的无序、失稳和动乱与燃烧现象进行合理的类比。自然界的燃烧必须具备三种基本条件,即燃烧材料、助燃剂和点火温度,三者缺一不可。与此对应,社会无序的基本动因,即随时随地发生的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协调和人与人关系的不和谐,可以视为提供社会不稳定的“燃烧物质”。其次,一些媒体的误导、过分的夸大、谣言的传布、非理性的判断、社会心理的放大等,相当于社会动乱中的燃烧“助燃剂”。第三,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突发性事件,如特大自然灾害、中枢层分裂等,通常可以作为社会动乱的“点火温度”。有以上三种基本条件的合理类比,可以将社会稳定状况纳入到一个严格的理论和统计体系之中,由此可以开发社会稳定预警系统。 作为一项国家指挥工程,中国社会稳定预警系统是在对自然-社会-经济的复杂巨系统的总体识别的前提下,应用社会燃烧理论的概念、原则、规律和方法,同时应用系统动力反演、社会突变理论等方法,在基础数据源和专业数据库的支持下,通过大型计算机,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有影响的38个大城市,逐周、逐月、逐季给出国家稳定状况总体水平运行的预测、预报和预警。 依照社会失衡、社会失序、社会失控的基础判别方程,中国社会稳定预警系统大致包括了67个指数和189个要素以及相应的智能识别,着重研究社会燃烧“助燃因子”和“点燃”社会动乱的10项激发因子。该预警系统在实施的模型反演和宏观的总体检验中,获得了较好的结果。可以预期,在社会燃烧理论的基础上,中国社会稳定预警系统的建立和应用,将从根本上提高我们对国家稳定状况的总体识别、定量诊断和综合评估,为国家的稳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本简报文章如需转载请事先征得本中心同意)
地址:北京市 海淀区 北京大学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邮编:100871
电话:(010)6275-1475,6275-1476
传真:(010)6275-1474 电子信箱: ccer@pku.edu.cn ccer@ccer.pku.edu.cn
网址:http://www.ccer.edu.cn/
编辑:海闻
姚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