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是别传》

  陈寅恪

  第一章 缘起

  咏红豆(并序)

  昔岁旅居昆明,偶购得常熟白茆港钱氏故园中红豆一粒,因
有笺释钱柳因缘诗之意,迄今二十年,始克属草。适发旧箧,此
豆尚存,遂赋一诗咏之,并以略见笺释之旨趣及所论之范围云尔。

  第一 东山葱岭意悠悠。谁访甘陵第一流。送客筵前花中酒,
迎春湖上柳同舟。纵回杨爱千金笑,终剩归庄万古愁。灰刧昆明
红豆在,相思廿载待今酬。

  题牧斋初学集并序

  余少时见牧斋初学集,深赏其埋没英雄芳草地,耗磨岁序
夕阳天。洞房清夜秋灯里,共简庄周说剑篇。之句。(牧斋初
学集参陆谢象三五十寿序云:君初为举子,余在长安,东
事方殷,海内士大夫自负才略,好谭兵事者,往往集余邸中,相
与清夜置酒,明灯促坐,扼腕奋臂,谈犁庭扫穴之举等语,可
以参证。同书玖拾天启元年浙江向试程录中序文及策文第伍问,
皆论东事及兵法。按之年月节候,又与诗意合。牧斋所谓庄周
说剑篇者,当是指此录而言也。)今重读此诗,感赋一律:

  早岁偷窥禁锢编。白头重读倍凄然。夕阳芳草要离家,东
海南山下巽田。(牧斋有学集壹参东涧诗集下病榻消寒杂咏
四十六首之四十四银磅南山烦远祝,长筵朋酒为君增。句下
自注云—“归玄恭送春联云,居东海之滨,如南山之寿。寅恪
案,阮吾山葵生茶余客话壹贰钱谦益寿联条记兹事,谓玄恭
此联,无耻丧心,必蒙叟自为。则殊未详考钱归之交谊,疑
其所不当疑者矣。又鄙意恒轩此联,固用诗经孟子成语,但实从
庾子山哀江南赋畏南山之雨,忽践秦庭。让东海之滨,遂餐周
粟。脱胎而来。其所注意在秦庭”“周粟,暗寓惋惜之深
旨,与牧斋降清,以著书修史自解之情事最为切合。吾山拘执孟
子诗经之典故,殊不悟其与史记列女传及哀江南赋有关也。)谁
使英雄休入彀,(明南都倾覆,牧斋随例北迁,河东君独留金陵。
未几牧斋南归。然则河东君之志可以推知也。)转悲遗逸得加年。
(牧斋投笔集下后秋兴之十二云:苦恨孤臣一死迟。)枯兰
衰柳终无负,莫咏柴桑拟古篇。

  右录二诗,所以见此书撰著之缘起也。

  寅恪少时家居江宁头条弄。是时海内尚称义安,而识者知其
将变。寅恪虽年在童幼,然亦有所感触,因欲纵观所未见之书,
以释幽尤之思。伯舅山阴兪觚斋先生明震同寓头条弄。两家衡宇
相望,往来便近。兪先生藏书不富,而颇有精本。如四十年前有
正书局石印戚蓼生钞八十回石头记,其原本即先生官翰林日,以
三十金得之于京师海王村书肆者也。一日寅恪偶在外家检读藏书,
获睹钱遵王曾所注斋诗集,大好之,遂匆匆读诵一过,然实未能
详绎也。是后钱氏遗著尽出,虽几悉读之,然游学四方,其研治
范围与中国文学无甚关系,故虽曾读之,亦未深有所赏会也。丁
丑岁芦沟桥变起,随校南迁昆明,大病几死。稍愈之后,披览报
纸广吿,见有鬻旧书者,驱车往观。鬻书主人出所藏书,实皆劣
陋之本,无一可购者。当时主人接待殷勤,殊难酬其意,乃询之
曰,此诸书外,尚有他物欲售否?主人踌躇良久,应曰,曩岁旅
居常白茆港钱氏旧园,拾得园中红豆树所结子一粒,常以自随。
今尚在囊中,顾以此豆奉赠。寅恪闻之大喜,遂付重值,藉塞其
望。自得此豆后,至今岁忽忽二十年,虽藏置箧笥,亦若存若亡,
不复省视。然自此遂重读钱集,不仅藉以温旧梦,寄遐思,亦欲
自验所学之深浅也。盖牧斋博通文史,旁涉梵夹道藏,寅恪平生
才识学问固远不逮昔贤,而研治领域,则有约略近之处。岂意匪
独牧翁之高文雅什,多不得其解,即河东君之清词丽句,亦有瞠
目结舌,不知所云者。始知禀鲁钝之资,挟鄙陋之学,而欲尚论
女侠名姝文宗国士于三百年之前,(可参云间杜九高豋春尺五楼
诗集贰下武静先生席上赠钱牧斋宗伯)诗云:帐内如花真
侠客。及顾云美苓河东君传云:宗伯大喜,谓天下风流
佳丽,独王修微杨宛如与君鼎足而三。何可使许霞城茅止生专国
士名姝之目。诚太不自量矣。虽然,披寻钱柳之篇什于残阙毁
禁之余,往往窥见其孤怀遗恨,有可以令人感泣不能自己者焉。
夫三户亡秦之志,九章哀郢之辞,即发自当日之士大夫,犹应珍
惜引申,以表彰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何况出于婉娈
倚门之少女,绸缪鼓瑟之小妇,而又为当时迂腐者所深诋,后世
轻薄者所厚诬之人哉!牧斋事迹具载明清两朝国史及私家著述,
固有阙误,然尚多可考。至于河东君本末,则不仅散在明清间人
著述,以列入乾隆朝违碍书目中之故,多已亡佚不可得见,即诸
家诗文笔记之有关河东君,而不在禁毁书籍之内者,亦大抵简略
错误,剿袭雷同。纵使出于同时作者,亦多有意讳饰底诬,更加
以后代人无知之虚妄揣测。故世所传河东君之事迹,多非真实殊
有待发之覆。今撰此书,专考证河东君之本末,而取牧斋事迹之
有关者附之,以免喧宾夺主之嫌。起自初访半野堂前之一段因缘,
迄于殉家难后之附带事件。并详述河东君与陈卧子(子龙)程孟
阳(嘉燧)谢象三(三宾)宋辕文(微舆)李存我(待问)等之
关系。寅恪以衰废余年,钩索沈隐,延历岁时,久未能就,观下
列诸诗,可以见暮齿著书之难有如此者,斯乃效再生缘之例,非
仿花月痕之体也。

  乙未阳历元旦作

  红碧装盘岁又新。可怜炊灶尽劳薪。太冲娇女诗书废,孺仲
贤妻药裹亲。食蛤那知天下事,然脂犹想柳前春。(河东君次牧
冬日泛舟诗云:春前柳欲窥青眼。)炎方七见梅花笑,
惆怅仙源最后身。

  高楼冥想独徘徊。歌哭无端纸一堆。天壤久销奇女气,江关
谁省暮年哀。残编点滴残山泪,绝命从容绝代才。留得秋潭仙侣
曲,(陈卧子集中有秋潭曲,宋让木集中有秋塘曲。宋诗更是考
证河东君前期事迹之重要资料。陈宋两诗全文见后详引。)人间
遗恨终难裁。

  乙未旧历元旦读初学集(崇祯)甲申元日诗有:衰残
敢负苍生望,重理东山旧管弦。之句,戏成一律:

  绛云楼上夜吹箫。哀乐东山养望高。黄合有书空买菜,玄
都无地可栽桃。如花眷属惭双鬓,似水兴亡送六朝。尚托惠香成
狡狯,至今疑滞未能消。

  笺释钱在缘诗,完稿无期,黄毓祺案复有疑滞,感赋一诗:

  然脂瞑写费搜寻。楚些吴歈感恨深。红豆有情春欲晚,黄
扉无命陆终沈。机云逝后英灵改,兰萼来时丽藻存。掸出南冠一
公案,可容迟暮细参论。

  丙申五月六十七岁生日,晓莹于市楼置酒,赋此奉谢

  红云碧海映重楼。初度盲翁六七秋。织素心情还置酒,然脂
功状可封侯。(时方撰钱柳因缘诗释证。)平生所学惟余骨,晚
岁为诗笑乱头。幸得梅花同一笑,岭南已是八年留。

  丁酉阳历七月三日六十八初度,适在病中,时撰钱柳因缘诗
释证尚未成书,更不知何日可以刊布也,感赋一律:

  生辰病裹转悠悠。证史笺诗又四秋。老牧渊通难作匹,阿
云格调更无俦。渡江好影花争艳,填海雄心酒祓愁。珍重承天井
中水,人间唯此是安流。

  用前题意再赋一首:

  年来除从事著述外,稍以小说词曲遣日,故诗语及之岁月
犹余几许存。欲将心事寄闲言。推寻衰柳枯兰意,刻画残山剩水
痕。故纸金楼销白日,新莺玉茗送黄昏。夷门醇酒知难贳,聊把
清歌伴浊樽。

  十年以来继续草钱柳因缘诗释证,至癸卯冬,粗吿完毕。偶
忆项莲生(鸿祚)云: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哉此语,实为寅恪言之也。感赋二律:

  横海楼船破浪秋。南风一夕抵瓜洲。石城故垒英雄尽,鉄锁
长江日夜流。惜别渔舟迷去住,封侯闺梦负绸缪。八篇和杜哀吟
在,此恨绵绵死未休。

  世局终销病榻魂。謻台文在未须言。高家门馆恩谁报,陆氏
庄园业不存。遗属只余传惨恨,著书今与洗烦冤。明清痛史新兼
旧,好事何人共讨论。

  此稿既以释证钱柳因缘之诗为题目,故略述释证之范围及义
例。自来诂释诗章,可别为二。一为考证本事,一为解释辞句。
质言之,前者乃考今典,即当时之事实。后者乃释古典,即旧籍
之出处。牧斋之诗,有钱遵王曾所注初学集有学集。遵王与牧斋
关系密切,虽抵触时禁,宜有所讳。又深恶河东君,自不着其与
牧斋有关事迹。然综观两集之注,其有关本事者,亦颇不少。兹
略举其最要者言之,如遵王初学集诗注壹陆丙舍诗集下雪中杨
伯祥馆丈廷麟过访山堂即事赠别诗,贾庄注,详述崇祯十
年十一年与建州讲欸及卢象升殉难于贾庄之史实。同书壹柒移居
诗集茅止生挽词十首,其第贰首武备新编,第四首西
分别注出止生以谈兵游长安,挟武备志进御事及止生妾陶楚
生事。(可参列朝诗集丁下茅待诏元仪及闰集陶楚生
小传。)同卷姚叔祥过明发堂,共论近代词人,戏作绝句十六
首。其中高杨”“文沈”“何李”“钟谭等人,皆注出其
事迹。又钟谭注中云:(王)微(杨)宛为词客,讵肯与
(钟谭)作后尘。公直以巾帼愧竟陵矣。等语,可见牧斋论诗
之旨也。同卷永遇乐词十六夜见月,注中详引恭国观事。注
末数语,其意或在为吴昌时解脱。同书贰拾东山诗集参驾鹅行。
闻潜山战胜而作。诗,潜山战注,述崇祯十五年壬午起马
士英为凤督。九月己卯(明史贰肆庄烈帝本纪己卯
。是。)总兵刘良佐黄得功败张献忠将一堵墙於潜山。十月
丙午刘良佐再破和献忠于安庆等事。盖遵王生当明季,外则建州,
内则张李,两事最所关心。涉及清室者,因有讳忌,不敢多所诠
述。至张李本末,则不妨稍详言之也。又同卷送涂德公秀才戌
辰州,兼简石斋馆丈。一题,戍辰州注,言涂仲吉因论救
黄道周,下诏狱,戍辰州事。注末云:道周辨对,而斥之为佞
口,仲吉上言,而目之为党私。稽首王明,叹息何所道哉?此公
之深意,又当过之于文辞之外者也。遵王所谓文辞外之深意,
自当直接得诸牧斋之口。有学集诗注贰秋槐支集闽中徐存永陈
开仲乱后过访,各有诗见赠,次韵奉答。四首之四,沁雪
注,及夏日晏新乐小侯诗题下新乐注,遵王皆引本事及
时人之文以释之。同书肆绛云绛余烬集哭稼轩留守相公诗
留守注,述瞿式耜本末甚详。同卷孟阳冢孙念修自松圆过
访,口占送别二首。第壹首题诗注,述牧斋访松圆故居,
题诗屋壁事。第贰首闻咏下注云:山庄旧有闻咏亭,取老
杜诗罢闻吴咏之句。检有学集壹捌耦耕堂诗序云:天启
初,孟阳归自泽潞,偕余楼拂水磵,泉活活循屋下,春水怒生,
悬流喷激。孟阳乐之,为亭以踞磵右,颜之曰闻咏。遵王注可
与此序相参证也。同书伍敬他老人集上简侯研德兼示记原诗,
附笺语,详述侯峒曾本末及嘉定屠城事。岂因李成栋后又叛清降
明,故不必为之讳耶?同卷路易(长?)公安卿置酒包山官舍,
即席有作。二首之一怀羽翼注,述路振飞事迹。同书陆秋
槐别集左宁南画像歌。为柳敬亭作。注中载左良玉本末甚详,
并及柳敬亭事。同卷丙申春就医秦淮,寓丁家水阁。三十绝
句,其第壹玖首四乳注,述倪让倪岳父子本末。第贰壹首
紫淀下载张文峙改名事。第贰捌首史痴”“徐霖注,言
及两人之逸闻。同卷读新修滕王阁诗文集,重题十首。第柒
石函注云:彭幼朔九日豋高,寄怀虞山太史诗,石函君
已镌名久,有约龙沙共放歌。幼朔注曰,近有人发许旌阳石函记。
虞山太史官地具载。其当在樵阳八百之列无疑。故落句及之。
检同书壹壹红豆二集遵王赋胎仙阁看红豆花诗。吟叹之余,走
笔属和。诗后附钱曾原诗,有八百樵阳有名记句,当即用
此事。同书捌长干塔光集大观太清楼二王法帖歌中,鲁公
孝经注云:公云,乱后于燕京见鲁公所书孝经真迹,字画俨
如麻姑仙坛记。御府之珍,流落人间,可胜惋惜。或可补绛云
楼题跋之遗。同书壹肆东涧诗集下病榻消寒杂咏四十六首
第壹参首壬午日鹅笼公有龙舟御席之宠诗,注云:鹅笼公
谓阳羡也。其第参肆首追亿庚辰冬半野堂文宴旧事诗,
看场神鬼注云:公云,文宴时,有老妪见红袍乌帽三神坐
绛云楼下。(寅恪案,范锴华笑庼杂笔壹黄棃洲先生批钱诗
残本条,载太冲批语云:愚谓此殆火神邪?可发一笑!又
崇祯十三年庚辰冬河东君初访半野堂时,绛云楼尚未建造。遵王
所传牧斋之语,初视之,疑指后来改建绛云楼之处而言。细绎之,
则知遵王有意或无意牵混牧斋殇子寿耇之言,增入绛云二字,
非牧斋原语所应有也。以增入此二字之故,棃洲遂有火神
说,可谓一误再误矣。详见第伍章论东山训和集河东君春日我
闻室作呈牧翁诗节。)诸如此类,皆是其例。但在全部注本之
中,究不以注释当日本事为通则也。至遵王初学集诗注壹捌东山
诗集壹有美一百韵,晦日鸳湖舟中作疎影词注,引河
东君金明池咏寒柳词及何士龙疎影咏梅上牧翁词,并载
陆敕先之语。则疑是陆氏所主张,实非出自遵王本意。其他有关
年月地理人物,即使不涉及时禁,或河东君者,仍多不加注释。
质此之故,寅恪释证钱柳之诗,于时地人三者考之较详,盖所以
补遵王原注之缺也。但今上距钱柳作诗时已三百年,典籍多已禁
毁亡佚,虽欲详究,恐终多伪脱。若又不及今日为之,则后来之
难,或有更甚于今日者,此寅恪所以明知此类著作之不能完善,
而不得不仍勉力为之也。至于解释古典故实,自以不能考知辞句
之出处为难,何况其作者又博雅如钱柳者乎?今观遵王所注两集,
牧斋所用僻奥故实,遵王或未着明,或难加注释,复不免舛误,
或不切当。据王应奎海虞诗苑肆所载钱文学曾小传略云:曾字
遵王,牧翁宗这族曾孙也。宗伯器之,授以诗法。君为宗伯诗注,
廋词隐语悉发其覆,梵书道笈必溯其源,非亲炙而得其传者不能。

  及同书伍所载陆文学贻典小传云:贻典字敕先,号觌庵。自
少笃志坟典,师(钱)东涧(谦益),而友(冯)钝吟(班),
学问最有原本。钱曾笺注东涧诗,僻事奥句,君搜访佽助为多。

  夫遵王敕先皆牧斋门人,而注中未能考知牧斋之僻事奥句,
即有所解释,仍不人与牧斋晚年往来密切,东涧诗中时地人之本
事,自应略加注明,而遵王之注多未涉及者,则由于遵王之无识,
敕先不任其咎也。又观有学集参玖复遵王书论己所作诗云:
居恒妄想,原得一明眼人,为我代下注脚。发皇心曲,以俟百世。
今不意近得之于足下。然则牧斋所属望于遵王者甚厚。今观遵王
之注,则殊有负牧斋矣。抑更有可论者,解释古典故实,自当引
用最初出处,然最初出处,实不足以尽之,更须引其他非最初,
而有关者,以补足之,始能通解作者道辞用意之妙。如李壁王荆
公诗注贰柒张侍郎示东府新居诗,因而和酬。二首之一
功谢萧惭汉第,恩从隗始诧燕台。之句下引蔡绦西清诗话
(参郭绍虞梭辑宋诗话辑佚上。)云:熙宁初,张掞以二府初成,
作诗贺荆公。公和之,以示陆农师(佃)。曰,萧规曹随
高帝论功,皆摭故实,而请从隗始,初无字。荆
公笑曰,子善问也。韩退之斗鸡聊句,感恩从隗始。若无据,
岂当对字也。

  寅恪案,王介甫此言可以见注释诗中古典,得其正确出处之
难。然史记汉书及昌黎集,皆属古籍,虽出处有先后,犹不难寻
检得之。若钱柳因缘诗,则不仅有远近出处之古典故实,更有两
人前后诗章之出处。若不能探河穷源,剥蕉至心,层次不紊,脉
络贯注,则两人酬和诸作,其辞锋针对,思旨印证之微妙,绝难
通解也。试举一例以明之,如东山训和集壹河东君次韵答牧翁冬
日泛舟诗中莫为卢家怨银汉,年年河水向东流。之句,与最
初出处之玉台新咏歌词二首之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
儿名莫愁卢家兰室桂为梁头上金钗十二行
头孥子擎履箱恨不嫁与东家王等句及第贰出处之李义山
诗集上代(卢家堂内)应云:

  本来银汉是红墙。隔得卢家白玉堂。论证与王昌报消息,
尽知三十六鸳鸯。有关,固不待言。其实亦与东山训和集壹牧
次韵答柳如是过访山堂赠诗但似王昌消息好,履箱擎
了便相从。有关。尤更与牧翁未见河东君之前,即初学集壹陆
丙舍诗集(崇祯十三年春)间观美人手迹,戏题绝句七首。
其三云:

  兰室桂为梁。蚕书学采桑。几番云母纸,都惹郁金香。(原
注云:金壶记蚕书,秋胡妻玩蚕而作。河中之水歌十四采
桑南陌头。

  及同书壹柒移居诗集永遇乐词(崇祯十三年)八月十六夜
有感云:

  银汉红墙,浮云隔断,玉箫吹裂。白玉堂前,鸳鸯六六,谁
与王昌说。今宵二八,清辉香雾,远忆破瓜时节。(寅恪案,牧
观美人手迹七首之五云:笺纸劈桃花。银钩整复斜。却
怜波磔好,破体不成瓜。)、原注云:李群玉诗,瓜字初分
碧玉年。)剧堪怜,明镜青天,独照长门鬒发。莫愁未老,嫦
娥孤另,相向共嗟圆阙。长叹凭兰,低吟拥髻,暗与阴蛬切。单
楼海燕,东流河水,十二金钗敲折。何日裹,并肩携手,双双拜
月。

  有密切关系。今之读者,若不循次披寻,得其脉络,则钱柳
因缘之诗,必不能真尽通解矣。(寅恪检初学集壹柒移居诗集有
杂忆诗十首次韵当赋成于崇祯十三年庚辰五月间。不知为何
人而作。岂为杨汉而作耶?抑或与河东君有关耶?姑识此疑,以
俟详考。)职是之由,此书释证钱柳之诗,止限于详考本事。至
于通常故实,则不加注解,即或遵王之注有所未备,如无大关系,
则亦不补充,以免繁赘。但间有为解说便利之故,不得不于通常
出处,稍事征引,亦必力求简略。总而言之,详其所应详,略其
所当略,斯为寅恪释证钱柳因缘诗之范围及义例也。

  复次,沈偶侩雄江丹崖尚质编辑之古今词话,词话类下
云:

  沉雄曰,花信楼头风暗吹。红栏桥外雨如丝。一枝癄悴无人
见,肯与人间绾别离。离别经春又隔年。摇青漾碧有谁怜。春来
羞共东风语,背却桃花独自眠。此钱宗伯牧斋竹枝词也。(寅恪
案,此二诗乃初学集壹壹桑林诗集柳枝十首之第壹第贰两首。
竹枝词,误。牧斋此诗乃崇祯十年丁丑初夏被逮北行途中
所作。)宗伯以大手笔,不趋佻俭,(寅恪案,疑当作
。)而饶蕴藉,以崇诗古文之格。其永遇乐三四阕,偶一
游戏为之。又袁朴村景辂所编松陵诗征肆沉雄小传略云:

  周勒山云,偶僧覃思著述,所辑诗余笺体,足为词学指南。
其自着绮语,亦超迈不群。

  朴村云,偶僧从虞山钱牧斋游,诗词俱有宗法。

  寅恪案,沈氏为牧斋弟子,故古今词话中屡引牧斋之说。袁
氏谓偶僧所著诗词受牧斋影响。诗固牧斋所擅场,词则非所措意。
偶僧于其书中已明言之。(并可下今词话词品钱廉益曰,
张南湖少从王西楼刻意填词条。)若如朴村之说,沈氏之词亦
与师门有关,则当非受之师父,而是从师母处传得衣钵耳。盖河
东君所作诗余之传于今者,明胜于牧斋之永遇乐诸阕,即可为例
证。不仅诗余,河东君之书法,复非牧斋所能及。傥取钱柳以方
赵管,则牧斋殊有愧子昂欸遇僧诗词仅见选本,未敢详论。但观
王兰泉昶国朝词综壹肆所录偶僧词二首,则周袁二氏之语,颇为
可信。寅恪别有所注意者,即兰泉所选偶僧词,浣溪沙棃花
云:

  压帽花开香雪痕。一林轻素隔重门。抛残歌舞种愁根。遥夜
微茫凝月影,浑身清浅剩梅魂。溶溶院落共黄昏。

  又云:

  静掩棃花深院门。养成间恨费重昏。今宵又整昨宵魂。理梦
天涯凭角枕,卸头时候覆深樽。正添香处忆温存。主

  沈氏之词有何所指,自不能确言。然细绎语意,殊与河东君
身世人品约略符合,令人不能无疑。东出训和集壹牧翁所作
夕文宴,再叠前韵。是日我闻室落成,延河东君居之。诗(自
注:涂月二日。)结语云:今夕梅魂共谁语,任他疎影蘸寒
流。(自注:河东君寒柳词云,约个梅魂,与伊深怜低语。
若取偶僧之词与牧翁之诗综合观之,其间关锁贯通之处,大可玩
味,恐非偶然也。至关于河东君诗余之问题,俟后论之。兹附言
及此,不敢辞传会穿凿之讥者,欲为钱柳因缘添一公案,兼以博
通人之一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法评论http://gongfa.yeah.net
mountainsf@sina.com
mountainss@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