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法 评 论

 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
et revelabitur quasi aqua iudicium et iustitia quasi torrens fortis

 

海裔:《地方正义:制度如何分配稀缺资源与必要负担》简介

Jon Elster, Local Justice: How Institutions Allocate Scarece Goods and Necessary Burdens,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1992


这是我在研究制度史的时候读到的一本好书。本系的教授James Tong (曾经在密歇根大学师从研究民族国家建设的Charles Tilly) 大力跟我推荐。对于关心公共政策以及正义理论的人来说,这本书确实会有开阔视野的作用。它是一本基于经验的书,出发点并非是某个抽象的假设,而是各个制度和机构分配资源的实践,读后使人变得更为审慎与明智。即便对于从事实际公共事务的人来说,这本书也会很有启发,因为他在里面的案例讨论会给你处理日常事务支不少招。

这本书基本上可以开出一个研究领域,结合规范分析与经验研究,不仅可以适合对当下各种机构的分析,而且可以扩展到历史研究。

1 介绍

经济学处理稀缺资源的分配;行为主义对政治的定义:“who gets what, when, and how". 因此,本书处理的问题既属于经济学,也属于政治学。

2 地方正义的问题

各个机构如何将利益与负担分配给个人

a. 本书只考虑个人作为接受者。
b. 何谓利益,何谓负担?
c. 待分配之物的稀缺性,可分性,同质性: 五种可能的排列组合: 第一,待分配物品稀缺,不可分,同质,如哈佛大学的入学机会;第二, 待分配物品不稀缺,异质,如议会将成员分配到委员会,大学将学生分配到宿舍;第三,待分配之物稀缺,不可分,异质,如器官移植;第四,待分配物品稀缺,可分和同质,如水,能源及其他消费品;第五,待分配物品稀缺,无限可分,但异质,如土地。

d.三种程序: 第一,挑选:比较申请者并将他们从高到低排序,然后从高者开始分配,直到物品穷尽;第二,准入:设定一个绝对的门槛,只将物品分配给那些越过这个门槛的人,不适用于稀缺与不可分的物品分配;第三,安置:保证每个人最后都得到物品的一部分,适用于非稀缺与异质的物品。 但有时准入程序也被用来作为挑选程序的替代,这通常是在待分配物品有充分调整空间的时候。这时候的准入程序就不是那么纯粹。

e.地方正义的问题只在涉及到稀缺性与异质性的时候才出现。

常见的地方正义的例子:

战时的兵役
军队复员
器官移植
工人下岗
高校入学
人工授精
领养父母的选择
儿童监护权的赋予
幼儿园入学
家务工作分配
监狱空间分配
移民
战时的配额


3 地方正义的原则

a. 平等原则:绝对的平等;抽签;对某一底线的同等偏离;轮流
b. 时间相关的原则:排队;申请人名单;资历;
c. 身份相关的原则:年龄;性别;性取向;种族;身体特征;精神状态;自由权;贵族;种姓;公民身份;家庭状况;居住状况;地区;读写能力。
4. 其他特征定义的原则: 个人的福利程度;需要;个人福利的增额;效率;贡献
5. 基于权力的原则:购买力;影响力
6.混合原则:点数制度;连带与非连带制度;词典原则;从一群合格的申请者中选择;直觉衡量;分配后的衡量;加权抽签;

4 地方正义的后果

第一后果是将物品分配给群X的成员。但是因为群X成员又处于其他的群W,Y,Z... 当中,因此就X而言的第一后果会对其他群产生第二后果,激励或者阻碍他们加入群X。

5 解释地方正义


a.三层决定(第一层着眼于整体效率,第二层着眼于公平和地方效率;第三层着眼于自利的行动者)两种互动模式(激励影响以及讨价还价)

b.影响偏好的因素:

结构性因素
职业规范
民族文化
制度化的政治
有组织的利益群体
公共舆论
激励问题
信息问题

c.偏好加总

联盟组织
讨价还价与妥协
增添


6 地方正义与全局正义

a.正义理论的经验基础
b.理论靶子:伦理个人主义(“群体无关”)与伦理当下主义(过去无关)
c.作为正义底线的平等。
d.无知之幕
e.后果主义与福利主义
f.功利主义
g.罗尔斯的正义理论
h.诺齐克的正义理论
i.关于正义的常识概念

7 结论:某些未考察的问题

主要是如何将以个体作为分配对象的分析进一步运用到以群体作为分配对象的分析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