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法 评 论

 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
et revelabitur quasi aqua iudicium et iustitia quasi torrens fortis

 

岁末年初,我们面对灾难

谌洪果

印度洋海啸发生以来,每天的死难者数字都在以万字的速度攀升。今天是2004年的最后一天,新闻报道出来所确定的死亡人数是12.6万人,但已有充分的依据可以推测,这次灾难的死亡人数将会超过50万。
再过几个小时就是2005年了。每年在这个时候,我往往会反思一下自己一年的得失,并对未来做一些规划和美好展望,中间穿插的或者是参加所谓的新年联欢;或者与友共醉;或者在最无聊的时候随着中央电视台里那些虚伪矫作的扇情或表演乐上一把。但今年似乎再也没有这样的心情。就在海啸发生前几天的12月20日,北大法学院一个青春可爱的生命也因为病魔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就像《南方周末》岁末特刊的编者所说的那样,“灾难就是这一时刻打击人类的尊严,让屈辱深深烙入人类的心灵。”死亡会让一切东西都变得没有意义。
但我不甘心让死亡就这样带走生命所有的回肠荡气。人类生命的挣扎时刻在见证着脆弱生命后面某种精神的不朽。孝亮离去前的坚强与微笑证明了这一点,同样,在大自然带来的巨大灾难后人类重建家园的勇气和信念也会见证这一点。
是的,让我们首先为死者哀悼,为生者祝福。为此,一方面,我不愿在明天早晨起床时再看到或听到新增的死亡数字;另一方面,我更忧虑的是,数字的增加也许会造成我们心理的麻木,我们会因而漠视每一个数字底下的每一个具体的鲜活生命。所以,我的祈祷首先是为了捍卫个体生命本身的尊严和价值:我们知道人类的生命是上帝、大自然或某种神秘的力量赋予的,所以它们随时可以收回生命,这是我们正视生命本身局限性、对不可知东西保持敬畏的充足理由。唯有人类有一种谦卑,放弃盲目的自大,人类才可能确立自己的独立地位。
但是,也正因为死亡是真实的、残酷的和痛楚的,我才要强调:人类虽然需要对世界和自然有敬畏、要保持谦卑,但作为每一个个体的生命来说,其永远是宝贵的,并不卑微。那么,人类何以证明生命的伟大、价值和尊严呢?
我们首先要拒绝人类对自身、对同类的生命的蔑视。还是那句老话,你不尊重自己,别人也不可能尊重你。真正能捍卫生命存在的只能是人类本身。这次海啸印尼损失惨重,死亡人数最多,但比这更不幸的是我从网上看到有些言论,对此幸灾乐祸,其理由仅仅是因为曾经在那里发生过的针对华人的暴乱。我对此感到悲哀:因为这本来是不相关的两件事情,而且,既然是大自然带来的灾难,它就既可能发生在他们身上,也可能发生在我们的身上;更严重的是,这种心态和其实和暴乱都出于同一种逻辑,一种不尊重生命的逻辑。
我们还看到,要不是因为人类本身“漠视生命”的各种态度和表现,这次灾难所造成的悲剧本来可以最大限度的缩小。比如,这次灾难的发生地都是比较落后和穷困的东南亚国家,而民族国家政治经济利益的分割使得人类还远没建立世界各国共用的灾难预警情报网络;在灾难即将发生之前,印度军方曾接到海啸警报,但由于官僚作风盛行,致使有关方面痛失大好时机,最终造成大量印度公民丧生;而泰国的普吉岛之所以死了那么多游客,与政府为了不影响自己的旅游业而隐瞒相关信息有很大关系。所有这些都表明在很多时候,是人类自身,而不是大自然的惩罚,在贬低人的生命尊严。
所以,在灾难面前,我们需要合作、需要互相支援、需要爱和鼓励、需要荣辱与共。正如前面所说,每个人的生命、甚至整个人类都可以被大自然的力量轻而易举地收回。可是我们既然活着,就得努力维护生命的价值。正是人类捍卫生命的过程让生命变得高贵。这个过程,哪怕它明天就会结束、今夜就会结束、此刻就会结束,但只要是过程,它就不是虚无。谁让造物主要赋予我们七情六欲、欢乐和痛苦、精神和思想呢?有一刻的呼吸,人类就应当创造一分的文明。有一篇报道叫“普吉岛没有哭泣”,说当地人在灾难后并没沉浸在悲哀里,他们仍然井然有序地该干啥干啥,事发后迅速编织起营救网络。这就是人类证明自身不朽的希望所在。
其实,思想家帕斯卡早就指出,人是一根脆弱的芦苇,但正因为如此,所以“人的全部尊严在于思想”。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可以说:人类在不可避免的灾难面前,会用行动证实生命的信念;人类会首先反省自己,寻求应对每一个灾难的办法;人类会在一个个挫折中逐渐成熟起来,真正在精神和思想上超越必将腐朽的肉身;人类会携起手来,会在摆脱大自然压迫的过程中摆脱人类自己加在自己身上的各种不平等的、不和谐的枷锁。
这就是我对新年、对人类未来的最美好的祝愿。
完成于公元2004年12月31日23时5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