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法 评 论    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 

   程亚文   

 

隐性民族主义

 

 

 

  对于象美国、英国、法国这样的国家存在不存在民族主义,我一直没有找到确切的答案,据我一次又一次与人谈天说地的印象,好象是这些国家已经比其它类型的国家有所进化,不再时兴民族主义而兴起世界主义了,他们还给我举出许许多多的例子,从现象和理论上证明这些国家民族主义已无存身之地,而这正是先发国家文明优越性的表现。我当然大部分都相信,至少从表象上看也确是如此,你不曾听到美国人说过"美国可以说不",也没有听到英国法国人说"英国可以说不""法国可以说不"。然而近日翻书,无意读到德国哲学家马克斯.韦伯的一段话,才发觉事情并非如我所想象。

 

  韦伯是这样说的:

 

  "在像英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中,人们并不需要被每天提醒他们的经济成功如何依赖于他们民族政治权力的国际地位,因此这种民族的广大群众在为自己的日常油盐酱酷操心时一般并不具有时时关心其民族政治利益的本能,事实上也没有必要期待他们具有这种本能。但在重大时刻,例如爆发战争,这些大众同样立即从内心深处意识到民族权力的重要性,而且在这种时候可以立即看出,民族国家绝非只是单纯的'上层建筑',绝非只是统治经济阶级的组织,相反,民族国家立足于根深蒂固的心理基础,这种心理基础存在于最广大的国民中,包括经济上受压迫的阶层。只不过,在通常情况下这种政治本能乃沉淀在大众的无意识层次。"(《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p99)

 

  原来,民族主义在所谓先发国家,已经演变为"集体无意识"了!我想这种民族主义,大概可称之为隐性民族主义吧,而我们平时所耳熟能详的那些民族主义思潮与运动,则不凡称作为显性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不管是"显"还是"隐",在一个国家所发挥的功能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如韦伯所说的,一个国家总能以此来"把握本民族长远的经济政治'权力'利益而且有能力在任何情况下把这一利益置于任何其他考虑之上。"(同上,P98)并且,这一职能是由代表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和阶层来完成的,以他们为中坚组成的政府,是民族利益的当然发言人。

 

  尽管功能相同,但毕竟在隐性民族主义和显性民族主义之间,存在着话语形式上的差别,由话语所形成的权力位势因此也会呈现出别种风味。后者如我们所知,是直接诉诸了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这就容易被人抓住把柄,说它是在搞民族排外,因此也就容易失去道义上的正当性;而前者虽然谋求的也是本民族的利益,但这样的心里话,它却是埋在心里,不会明明白白地去说。它会如何来说呢?

 

  巧得很,我又找到了一本泰戈尔所著的《民族主义》,这位大文豪在英国生活过很长时间,请他来谈英国的民族主义,当然更有权威而且有具体感。他一针见血就指出了当时盛行世界的民族主义利已主义原则:"民族的概念是人类发明的一种最强烈的麻醉剂。在这种麻醉剂的作用下,整个民族可以实行一整套最恶毒的利已主义计划,而一点也意识不到他们在道义上的堕落----实际上,如果有人指出,他们会感到非常恼怒","(英国)由民族支配的这个政府,即不是英国式的,也不是任何其它的东西,它是一种应用科学,因此不管在什么地方用它,它的原则都有是大同小异的。"(《民族主义》,P9,P23)但是,作为"一种应用科学"的先发者的民族主义政府,当它"实行一整套最恶毒的利已主义计划"的时候,它是具有娴熟的政治技巧的,"我们看到,尽管它(西方文明)大肆宣扬对人类的爱,它自身已经证明它是人类的最大威胁,而且远远超过了人类早期历史上曾经遭受的那种突然爆发的游牧人的野蛮行为。我们看到,尽管它吹嘘自己爱好自由,它已经产生了比早期社会流行的奴役制度更坏的奴役制度----它的锁链牢不可破,不是因为这种锁链是无形的,就是因为它们僭用自由的名义和自由的外表。"(《民族主义》,p30)--在自由、文明、道义和民族之间,泰戈尔给了隐性民族主义的话语答案,你看,自由、文明和道义具有多么丰富的妙用,这也正显示了先发国家的充足政治智慧!但更关键的问题,似乎还不在这里,且听泰戈尔来说:"爱好自由的人们通过(民族主义)这种机器装置使世界上一大部分地区的奴隶般劳动永久存在,他们有一种尽到责任的惬意的骄傲感;原本正义的人们,能够在行动和思想上变得无情无义,同时却以为他们正帮助世界获得美德;诚实的人们为了自我扩张可以胡乱地剥夺别人的主权,反而辱骂被剥夺者不配得到更好的待遇。"(《民族主义》p54)至此我们应该懂了:什么叫做"无意识"。

 

  韦伯和泰戈尔所说的话,距离现在快到一百年了,隔了这么长的时间,我不知道它还有没有现实意义,不过,当现在的我们动辄赞美着先发国家的世界主义的时候,我不由自主还是想起了韦伯所讲的隐性民族主义和泰戈尔所讲的自由话语中的民族利已要求。

 

 

      上网日期 200`年09月26日

 

--------------------------------------------------------------------------------

Copyright©2000 csdn618.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社网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