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法 评 论

 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
et revelabitur quasi aqua iudicium et iustitia quasi torrens fortis

 

“人口准入”风波检视中国社会认知

2005-02-03 16:10:20 来源: 南方周末 作者: 南方周末驻京记者 赵凌

  北京市政协委员张惟英建议用人口准入制“控制人口无序流动”,“保证北京的可持续发展”

  ■在这场持续了大约一周的风波中,近乎一律的民意表达和态度正在形成一种可贵的结论:自由平等的价值理念作为一种思潮,已成中国社会的共识。而这正是“人口准入制”大讨论背后的真正价值所在
  
  “一个令中国人发抖的名字”

  近一周来,北京市政协常委、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惟英突然间名满天下,并成为“众矢之的”———这是她自己的形容。让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不经意间的一份普通提案,竟引发了如此轩然大波。   事情源起于今年1月召开的北京“两会”。作为两届政协委员,张惟英教授的一份题为“建议实行人口准入制”的提案被置于前台。提案认为,外来人口的大量盲目调入,使北京的可持续发展难以为继,资源的承载量受到挑战,“建议摸清北京实际需要人才类别,用准入制度合理引入,控制人口无序流动,保持人口与城市资源的平衡,保证北京的可持续发展。”

  1月25日,《新京报》以“委员建议:外地人进京实行准入”为题头版头条披露此事。社会各界顿时哗然,当日新浪网相关评论即达到海量。张惟英很快被网民评价为“一个令中国人发抖的名字”,“人口准入制”也被视为“一个令中国人发抖的建议”。   在理性斥责和非理性宣泄的双重夹击下,张惟英被推向了万夫所指的境地,如潮的恶评向她袭来,一浪高过一浪。“张惟英事件”立刻成为一个公共话题,并保持着极高的舆论热度。

  观察显示,舆论几乎一边倒地对“人口准入制”进行了集体鞭挞。几种代表性的观点为:

  一、违宪。“提议看来冠冕堂皇,还用了可持续发展等最为时髦的词汇,却忽略了宪法基本的平等精神,印证了历史有时会倒退的理论。宪法明确规定凡具有中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国公民,难道北京是北京人的首都?难道中国公民进入自己国家的首都还要先申请准入?”   二、搞族群歧视。“人口准入制”的实质是“人口甄别制”。提案将中国人分成了北京人和外地人,并对外地人给予“素质低下”评价,带有明显的歧视色彩。“这与美国白人对黑人曾经的种族歧视政策颇有异曲同工之处。”

  三、背离市场经济公平原则。“在一个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法制和市场气息的社会里,劳动力的流动与配置主要受市场因素制约,而不是过多地受到人为干预。”具体到个人,在不同地区间流动意味着在实现自己的人身权、就业权等各项生存权利,这种权利谁也不能随意剥夺。   四、“粗暴简单”的管理思路。“我们总想用最省力的方法制定政策。这些人并不知道,好的法律和政策是所有各方面利益博弈妥协的结果。动用国家权力限制和隔离是最缺乏智慧的管理。”

  除了对提案本身的抨击外,一些网民对张惟英个人也进行了评论。有些言辞十分激烈,表现为一种出离愤怒式的谩骂,直称张惟英是“希特勒”、“法西斯”。
  
  自由平等理念已成社会共识

  在众多意见当中,也能找到赞同张惟英的声音,但数量的确不多。这些支持意见大致认为:北京需要制定人口准入制度,否则资源枯竭人口过剩,谁都过不好。但本报记者通过观察网络后发现,这些意见总会很快被更加强大的反对声所淹没。“据我所见,99.9%的人都是持反对意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陆建华博士告诉记者。

  一位北京市民说,纯粹从市民角度,他支持“准入制”。毕竟城市不能无限制地膨胀下去。但是,从良知来说,他极力反对这样做,因为“准入”的确有违公平正义这些普适的价值观。

  在这场持续了大约一周的风波中,近乎一律的民意表达和态度正在形成一种可贵的结论:自由平等的价值理念作为一种思潮,已成中国社会的共识。而这正是“人口准入制”大讨论背后的真正价值所在。   张惟英教授对此的反应也是“没有想到”:没有想到一份普通的、沉睡一年之久的提案居然产生如此大的风波,更没有想到“民众这么关注我们政协委员的话”。据本报记者了解,这份提案实际上是张惟英在去年北京“两会”上提的,但不知为何时隔一年后方才“显山露水”。她转述北京市政府门户网站———“首都之窗”编辑的话说,政务公开后提案上网,网民的反响很大,所以才邀请她作了一次深入的在线访谈。

  由此可见,当收容遣送制度废除不久、户籍和暂住证制度正在讨论改革之时,“人口准入”的提出被视为“漠视人权”的沉渣泛起而激发了民意的警觉。   中国社科院陆建华研究员表示,无论从何种角度看,“人口准入”都是逆潮流而动。作为一种消极被动的思想,它既不符合中央政策的大势走向,也不符合最广大的民意。“中央正在思考如何创造更加灵活的人口流动机制,包括花大力气解决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陆建华说,“作为学者,突然提出这样一种背离大势的思想,显然是要被中央政策和民意所否定的。”

  中国社科院政治学学者范亚峰博士更是用“政治道德不正确”来评价提议者。他分析认为,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在权利时代,人权、平等和宪政的话语正渐成主流,平等和正义的思想已深入人心。   随着事态的发展,张惟英逐渐被演化为一个符号和标志,甚至一个靶子。社会借此进行了一番认真的全民讨论。但也有观点认为,社会不该如此棒喝自由表达观点的人,这不利于社会进步。评论者曹林说,“许多在今天看起来非常重要的权利,是因自由表达而派生的。”“只有走出表达的第一步,才能形成与他人博弈的格局—————试看人类文明史上权利的确立和沉淀过程,哪一个没经过喋喋不休的争论?”

  因此,从另一个角度看,有人认为社会应该感谢张惟英:她为社会提供了一次探讨真理的机会,一次检验民意的机会。
  
  政协委员为谁说话?

  政协委员的参政能力在这一事件中也同样引发争论。

  张惟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她只是表达了一个个人观点。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陆建华博士为此表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一定要有清醒的角色定位,作为拥有议政职能的人,你的发言是有人看的,你代表的不是自己,是民意,是社会责任。

  另一方面,每年全国和地方“两会”,报载提案、议案的数量和质量都在攀升。但此次“人口准入”的提案让社会对提案的严肃性和专业性产生质疑。张惟英也坦言,自己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也没有那么多时间精力做专门的调研,要求她对“人口准入”作出专业制度设计是“强人所难。”   一位地方政协的领导也告诉本报记者,政协内部并没有非常规范的调研机制,提不提、提什么都没有严格的要求。另外,政协自身也无法保证委员个人进行调研的全部经费。据这位人士介绍,目前政协中集体提案占绝大多数,所涉问题也比较重大,个人提案则随意性较强。

  鉴于这种状况,陆建华表示:“提案不是提纲,不能随便提,要提供一种可行性。”范亚峰介绍说,西方的议员也并不都是专家,但他们会向专业人士进行咨询。

  “人大代表或者政协委员可以力所能及地先关注小区域的事情,比如海淀区农民工子女的上学问题啊。本来就不在行,偏偏一上来就提个重大的制度改革。”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者对本报记者说,“作为人大代表或者政协委员,如果懂就说一点,不懂就不要说。”
  
  风波之后的思考

  在舆论全力以赴关注这场“人口准入”风波之后,与此相关的几个问题也值得回味。这是激烈风暴过后更有价值的思考。

  从政治治理上来看,如何面对社会发展中的两难问题?陆建华认为,张惟英的改革初衷是可以理解的,没有任何过错。资源短缺和人口激增的矛盾是中国面临的普遍问题,在大城市尤为突出。“在以后中国的发展中,经济和社会领域中两难问题甚至多难问题会不断出现。比如,废除死刑、城市化和农村失地的矛盾等等。”   陆建华认为,政府和社会一定要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想问题,要进行充分的论证思考,显然,简单化的论证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甚至会带来更大的社会矛盾。

  另一个问题是,一个社会如何平衡各种不同的价值理念。范亚峰博士也对张惟英的改革动机表示理解,他说,一个和谐社会的特征就是“自由、平等、安全和效率”,张惟英的侧重点可能更在于后两者。

  范亚峰认为,从此次社会民众的激愤表现可以看出,在主张权利的开局时代,民意还处于一个宣泄期。这个时候,舆论应该疏导这种社会情绪,使各种价值实现综合平衡,过渡为一种建设性的思潮。以“张惟英事件”为例,现在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恰当地治理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既维护农民的权利平等,又保证城市的平衡发展,实现城市的良好治理。   “事实已经表明,任何治理不能缺少的一个重要元素就是正义———这恰恰是‘人口准入’最致命的缺憾。”范亚峰最后表示,“而宪政治理的核心价值就是正义。”